早上上班路上,一个以前公司的老同事群里有人at我,他们业务系统要用一个国产数据库出报表,把之前的mysql替换掉。按照项目要求,来年过完年就要上生产了,他从没用过有点慌,驻场的工程师和销售虽然承诺的很好,但是他始终心里没底。于是问我,到底该怎么学。我让他把m6米乐安卓版下载官网发给我看了一下,m6米乐安卓版下载官网的文档写的可以,功能和使用示例都有。但是仔细想想,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我之前的经历中,到底该怎么学习一门新的国产数据库,也是如今很多dba共同的困境。怎么学,确实是一个难题,我想从曾经的dba和产品经理角度,聊点自己的经验。
官方文档
官方文档永远是我们学习一门数据库必须看的,无论是db2还是oracle这种老牌数据库,还是现在各类新生的产品。直到今天,我在遇到sqlserver问题的时候,永远第一个去阅读的依旧是官方文档,多语言版本加上粒度更细的拆分,能解决我90%以上的问题,剩下的10%通过搜索引擎也能解决大部分。相比之下,mysql或者pg写的也不差,但是没有中文版,语言习惯不是中文的,阅读起来终究不如母语顺畅,有时候就会遇到一些阅读障碍。但是靠着翻译和搜索引擎,也能基本理解。
很多新生的数据库产品,尤其是国产数据库,优势就在于,写文档的人和读文档的人都是中国人,语言习惯和阅读习惯都是匹配的。阅读起来就容易了很多。如果你是一个已经有生产环境运维经验的dba,我建议可以着重阅读如下几部分:
-
release notes,阅读一下最近版本都有哪些bug被修复,哪些新功能,哪些遗留bug,这些对于版本选择至关重要,选定版本之后再去继续阅读
-
体系结构,这个数据库的架构是什么样,都有哪些组件,互相之间的分工和依赖关系是什么样
-
部署步骤,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有条件的话尽量与生产环境一致,把问题记录下来
-
运维手册(如果有),服务启停、状态监控、卸载、备份恢复,这些都功能动手试试
-
数据类型,自己动手做一个自己最熟悉的数据库、被替代数据库和新数据库的类型映射,这对以后的迁移和使用很有必要
-
系统参数,系统参数同样尝试做一个映射,可能一些参数可能找不到对应关系
-
sql语法,通过语法自己尝试跑一些场景,看看语法差异以及语义差异,有时候同一条sql因为语义的差异结果会不同
-
性能测试,现在很多新数据库文档中,往往会包含性能测试的场景,按照文档步骤走一遍
这些东西都做完了,对这个新数据库也就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
社区互动
中文社区是我对国产数据库最喜欢的一环,比如企业微信群可以直接和一线研发沟通,遇到的问题也能较快答复,这一点比起过往的国外数据库或开源数据库,非常友好。
在官方文档解读学习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抛出来问。不要有什么顾虑,诸如“这种初级问题要不要提问”,“这个问题会有人回答吗”,统统放下。作为一个新生的数据库,每一次反馈都是数据库团队宝贵的财富,不怕用户反馈,就怕不反馈。而且很多官方活动,也都是从微信群开始的。
此外,如果有些公司有bbs,那更是好东西。可能很多00后对bbs比较陌生,可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哪个形式能够将讨论内容沉淀下来。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存在了二三十年的bbs,每天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活跃度,也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产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去bbs看看,参与一些讨论,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了整个产品的建设中。
如果是开源的产品,代码库网站也值得去看看,比如github。上面既有各类bug提出与修复,又有各类文档和源码。如果你有开发能力以及代码阅读能力,甚至可以直接贡献代码来完善其中的功能或者性能。此外,一些开发中的功能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规划和使用,都具有积极意义。
线上直播算不算社区互动?我觉得算。现在很多厂商也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提供线上直播,来传播知识,而且提供现场答疑,着同样也是一种有效直观的学习方式。而且学习成本非常低。
可能也会有朋友问,几个社区哪个好?答案是都好,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用途。不要拘泥于单一工具单一社区单一模式,每一种都用,找到一个自己最适合的组合和场景,以后真正上生产了,也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参加会议
现在的数据库大会真的比以前多多了,10年前我一年几乎就只参加一次云和恩墨的oracle技术大会,后面有了dtcc还有其他会议。最近一年我数了一下,大大小小会议超过了10个。既有各类社会组织承办的,也有厂商自己的,还有一些其他行业或者其他技术方向的会议,有数据库部分。参会不知不觉也成为了学习的一种手段。
该怎么利用好会议去学习,也成为了一个有技巧的事情。一般来说,数据库厂商自己的会议是干货最多的,侧重于介绍产品案例、特性、未来规划等等。而且现场工作人员也比较多,有条件去参加非常合适。最重要的是,可以面对面打交道,一些疑问和想法直接找到研发和产品来解惑。此外各类最佳实践、案例、特性解读,能够从原厂角度获取,比自己去读去猜效率高了太多太多。
如果是各个厂商都参加的大会,是否参加取决于内容。某个厂商的内容到底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其他厂商是否有你想听的东西,自己做一个权衡。越大规模的会,往往讲的越笼统,如果是学习初期去听听比较有帮助,有一些内容则是对于非初学者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
还有就是通过参会,也能够窥见这个公司的专业程度。从展台的答疑到会场的分享,以及市场推广,很多方面都能看出一二。对于自己以后真的上了生产会面临什么样的m6米乐安卓版下载的售后服务,心里有个准备。
结语
时代在变,过往的报课、考证等数据学习方式,在今天新生的数据库面前可能不再适用。但是仍然有很多新的学习方式,诸多方式没有好与坏,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